Feeds:
文章
留言

Archive for 2023 年 10 月

作者:蔡振家

發表論文: 蔡振家*、傅譯凡、李家瑋 (2023) Switches between minor and major modes activate ventral insula, visual cortex, and frontoparietal network in listeners.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sic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ICMPC) and the 7th Conference of the Asia-Pacific Society for the Cognitive Sciences of Music. 24-28 August. Tokyo, Japan.

音樂心理學是有關音樂的學術領域中最大的一個次領域,每兩年會舉辦國際音樂知覺與認知研討會,今年在日本大學的藝術學院舉行。本次會議中總共發表超過400篇論文,筆者發表一篇口頭報告。[…] 此行的目標是以這項研究跟國際專家交流,探討以經典音樂作品來進行fMRI研究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另外,也觀摩其他學者的研究主題與研究方法。[…]

第十七屆國際音樂知覺與認知研討會及第七屆亞太音樂認知科學協會研討會中,口頭發表的論文分成以下幾個主題類別:

Rhythm 節奏Performance 演奏Social psychology 社會心理學
Harmony 和聲Singing 歌唱Well-being and health 健康與幸福
Pitch 音高Development 發展Aesthetics 美學
Timbre 音色Emotion 情緒Application 應用
Music listening 聆聽音樂Movement 運動Language and music 語言與音樂
Perception 知覺Musicality 音樂才能Biology 生物學
Prediction 預測Memory 記憶Cross-species studies 跨物種研究
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models 認知與計算模型Loop 迴圈Evolution 演化

[…]

四、建議

[…] 今年此會議中來自臺灣的論文僅有兩篇,似乎越來越少。以下,我希望深入討論臺灣之音樂心理學疲弱不振的現象。

雖然臺灣的音樂學院裡面不乏音樂心理學的相關課程,然而曾經在國際學術研討會與國際學術期刊發表音樂心理學論文的臺灣學者,寥寥可數;除了筆者之外,其他幾位是來自認知神經科學及資訊科學領域,而非來自音樂學院。教學跟研究相輔相成,臺灣的音樂心理學在這兩方面都有待加強;音樂學院中的教學與研究,在密閉空間形成某種循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此為臺灣的音樂心理學難以跟國際接軌的原因之一。

由於音樂教育及音樂理論都跟音樂心理學密切相關,在此一併討論臺灣在這兩個領域的學術發表績效。在音樂教育方面,若仔細搜尋Music Education Research、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這四個重要的國際學術期刊,便能赫然發現,歷年來臺灣學者所寫的論文有十餘篇,而這些學者都任職於幼兒保育、教育行政或應用藝術相關科系,沒有任何學者來自音樂學院。[按:台灣學者的研究表現並不差,只是台灣的音樂科系特別差。]
在音樂理論方面,若仔細搜尋Journal of Music Theory、Music Theory Online、Music Theory Spectrum這三個重要的國際學術期刊,便能赫然發現,其中沒有任何臺灣學者所寫的論文

若臺灣在音樂心理學上的學術水準無法跟國際接軌,甚至,音樂學院的師生根本沒有意願參加相關的國際會議,則不僅音樂心理學在臺灣很難發展,音樂教育、音樂理論、音樂治療也同樣不太樂觀。

近年的國際期刊排行已納入了人文學科,以下是2023年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在音樂類別下的列表。從中可以看到,前16名的期刊中大約有四個屬於音樂心理學,五個屬於音樂教育,四個屬於音樂理論:

1. Musicae Scientiae
2.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
3. Music Perception
4. 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
6. Psychology of Music
7.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8. Journal of Music Theory
9. Journal of New Music Research
10.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Music
11. Music Theory Spectrum
12. Medical Problems of Performing Artists
13. 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4. Notes
15.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
16. Music Theory Online

建議國科會針對這樣的期刊排行,檢視臺灣在音樂研究上的學術發表績效。當然,任何的排行都不可能完美,但它仍然有參考價值。
臺灣有些專精於音樂心理學的博士生(或博士後研究員)在歐美留學或工作,筆者很想建議,國科會或教育部應該設法讓這些人才回到臺灣,在音樂學院中任職,提昇學術風氣,而不是永遠放任臺灣的一些音樂學院教授在同溫層彼此護航升等。不過筆者人微言輕,這種建議應該毫無效果。
展望未來,臺灣各校的音樂學院勢必將繼續不理會國際上競爭激烈的音樂心理學研討會,而是自己籌辦各種研討會,寒暄,合影,核銷。這種家家酒式的研討會,經費由納稅人買單
筆者建議,國科會在補助某個領域的研究經費時,應根據臺灣在該領域的整體學術發表績效來分配經費。長期以來表現不佳的領域,缺乏研究風氣,難以改變,國科會就應該分配較少的經費,減少該領域中刷存在感、家家酒式的研討會。
[…]

按:筆者主要的研究領域是音樂的認知神經科學,但仍然有發表數篇音樂心理學期刊論文,其中有五篇屬於以上排行清單的前九名期刊之內。至於台灣還有哪一位音樂教授有在以上排行清單的前九名期刊發表論文,我還沒聽說過。(如果有的話,我很想認識一下這樣的傑出學者)

Read Full Post »

在心理學中,記得未來要做某一件事的記憶稱為prospective memory(前瞻記憶)。年紀大了,prospective memory會變差,例如燉湯時忘了關爐火,或是忘了參加預定的會議。

我問ChatGPT:

理論上,音樂能否用來訓練prospective memory?對於高齡者而言,有關音樂聆聽技巧的訓練,能否強化prospective memory?

ChatGPT回應:

音樂具有多層次的結構和模式,並在時間中發展。考慮到這些特性,音樂確實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平台,可能有助於訓練prospective memory。

  1. 音樂結構和期望:當聽者熟悉某種音樂風格或結構(例如奏鳴曲式)時,他們可能會預期某些音樂事件或主題的重現。這種期望形成的過程本身可以與prospective memory的概念相關聯,因為聽者在心中設置了一個未來的目標或提醒。
  2. 重複和認知鉤子:音樂中的主題和動機的重複可以作為認知鉤子,幫助聽者記住和期待某些特定的音樂片段。這些鉤子可能促使聽者回想起與該主題相關的先前的音樂經驗,從而鍛煉他們的prospective memory。

對於高齡者而言:

  1. 認知塑造: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認知功能可能會退化,但訓練和參與認知活動(如音樂聆聽)可能有助於延遲或緩解這些退化。音樂聆聽技巧的訓練可以增強高齡者的專注力、記憶和期望,這些都與prospective memory有關。
  2. 情感連接:音樂能夠引起強烈的情感反應,這可能會增強記憶的形成和回憶。對於高齡者,與過去的情感連接可能會提高他們的動機,更加專注於音樂,從而間接鍛煉他們的prospective memory。

然而,儘管這些理論上的考慮提供了音樂可能對prospective memory有利的可能性,但還需要具體的實證研究來驗證這些假設。這將需要設計特定的音樂聆聽任務,並量化參與者的prospective memory表現,以確定音樂訓練對prospective memory的確切影響。

我問:當聽者熟悉verse-chorus form與奏鳴曲式時,他們可能會預期主題的重現。請針對以上所述的音樂特質,設計音樂課程以訓練prospective memory

ChatGPT答:

音樂訓練課程:強化prospective memory

1. 熟悉音樂結構(約4週)

週一至週二: 探索verse-chorus form

  • 目的:讓學生理解verse-chorus結構的特點與循環性。
  • 活動:選擇流行歌曲作為範例,讓學生在每次聽到副歌時做出反應。

週三至週四: 探索奏鳴曲式

  • 目的:深入了解奏鳴曲式的結構,尤其是主題的出現與重現。
  • 活動:聆聽經典的奏鳴曲作品,並識別其中的主要部分和主題。

週五: 比較不同的音樂結構

  • 目的:加深學生對不同音樂結構的理解。
  • 活動:學生分析一首包含verse-chorus form和奏鳴曲式結構的歌曲。

2. 建立音樂期望與prospective memory(約4週)

週一至週二: 音樂期望的培養

  • 目的:讓學生體驗音樂中的期望感。
  • 活動:播放音樂片段但在重要的重現或副歌之前暫停,詢問學生他們接下來的期望。

週三至週四: 訓練prospective memory

  • 目的:培養學生的prospective memory能力。
  • 活動:聆聽一段音樂,並設定提醒或目標,例如:當下一次聽到主題時拍手。

週五: 反思與討論

  • 目的:回顧訓練過程,並討論音樂如何觸發他們的prospective memory。
  • 活動:團體討論與分享。

3. 應用訓練於日常生活(約2週)

週一至週二: 音樂與日常任務的連結

  • 目的:將課堂中的prospective memory訓練應用於日常任務。
  • 活動:學生設計一個基於音樂提示的提醒系統,例如:特定的鈴聲提示他們完成某項任務。

週三至週四: 跨學科的prospective memory應用

  • 目的:擴展prospective memory的概念至其他學科領域。
  • 活動:結合數學或文學,設計含有prospective memory元素的教學活動。

週五: 總結與未來展望

  • 目的:反思整個訓練過程並思考未來的學習目標。
  • 活動:學生分享他們在課程中的學習體驗,並設定未來的學習目標。

———————–

我的感想:ChatGPT會根據樂理來設計課程,但讓學生分析一首包含verse-chorus form和奏鳴曲式結構的歌曲並不合理(應該沒有這種歌)。

Read Full Post »

剛剛email給通識課同學:

課程單元4-1的思考題「關於音樂動機,你有何感想?」A同學指出,動機是想做一件事的原因,不過音樂動機卻有不一樣的意思。
我對這個議題也很有興趣,因此問了ChatGPT,以下是它的回答(我有做一些修改)。

“Motive/motif" 源自拉丁語的 “movere",意思是 “to move",它不只涵蓋了物理上的移動,還包含了思維或情感上的流轉。因此,當我們提及「心裡想要做某事的原因」時,會以動機(motive)這個詞彙來描述。而在藝術、音樂、文學領域,還有化學、生物學、材料科學中,motif卻是指反覆出現的結構,它能夠決定作品(物體、生命)的特質與核心主題。以上這兩種看似不太相干的意義,其實存在著某種關聯:在文學和音樂之中,反覆出現的motif能夠推動敘述與情感。

很感謝A同學提醒我motive/motif的多義性,因為這讓我靈光一閃,想到多巴胺(dopamine)的多元功能。以後的課程會介紹音樂跟多巴胺的關係,它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主要在大腦中發揮作用。多巴胺的多元功能似乎跟motive/motif有關:(1)多巴胺主宰motivation,它驅使我們去採取行動,追求獎勵;(2)音樂中某個motif的反覆,可能讓我們想要律動身體,而多巴胺確實跟運動功能有關;(3)音樂中某個motif的反覆出現變化,可能讓我們提高注意力去預測它、學習它,這就牽涉到多巴胺在認知上的主要功能(注意力控制、預測、學習)。所以,motive/motif的多義性,似乎對應到多巴胺的多元功能——講得更玄一點,在重覆性之中求生,或許就是動物的本質。

——————————-

當我們聽到某一個音樂動機,特別是一個熟悉且引起情感共鳴的動機,我們的大腦可能會釋放多巴胺,這可能是為什麼我們會想要繼續聽下去,甚至會隨著音樂擺動的原因。

2014年的一篇研究顯示,當個體聆聽含有明顯動機的音樂時,他們的大腦,特別是前額葉和運動皮質區域,會顯示出明顯的活化。這些發現暗示,音樂動機的識別和處理,涉及到大腦中多個功能區域的活化,並與多巴胺系統的活躍有關。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