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s:
文章
留言

Archive for 2023 年 04 月


蔡振家、傅譯凡、李家瑋 (2023). Prediction errors arising from switches between major and minor modes in music: An fMRI study. Brain and Cognition, 169: 105987. [SCI & SSCI, IF=2.682]

大調跟小調音樂帶來不同的感覺,然而過去這方面的腦造影實驗很少,原因之一是大小調本身有許多變化,設計實驗有些難度。
我這篇論文以 J. S. Bach 的樂曲作為刺激材料,總算在聽眾的腦中觀測到一些東西。Bach 擅長在小調樂曲最後以大三和弦結束,產生柳暗花明之感。我在實驗中發現,左腦的視覺皮質對這種 Picardy third 有較強的反應(跟小三和弦結束相比),這大概就是柳暗「花明」的神經基礎吧!
柳暗花明有多種變化,有時是穿透烏雲的和煦陽光,有時則是懲罰惡人的地獄之火。Mozart 在歌劇 Don Giovanni 中以 Picardy third 襯托渣男被地獄之火吞噬的場景,火舌竄升時配上大三和弦,既明亮又可怕。[video]
聲音為何會影響視覺皮質的活化,科學家曾經提出一些理論,而 Bach 與 Mozart 好像早就知道這個現象了。

(繼續閱讀…)

Read Full Post »

通識課同學留言:「我覺得老師將 “首調音名" 改為 “移動音名" 是很不錯的想法,也較能詮釋這個名詞想表達的東西。不曉得當初用中文命名的人到底為什麼要取得和原意有差異,是覺得用首調比較專業嗎(X」
其實,我只是單純回到 movable-do system 中的英文字 movable 而已。
更糟的是台灣有些音樂老師把 fixed-do system 講成 “固定調",但正確的講法是 “固定音名(系統)"。好和弦頻道上某網友的批評一針見血:「說什麼 “固定調"?根本就是沒有調!」(無調音樂很適合 fixed-do system)
最糟糕的音樂名詞中譯,我覺得是把 meter/metre 翻譯成「拍子」(參見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截圖),真的是第一名!

(繼續閱讀…)

Read Full Post »

本周通識課觸及了 “音感" 這個敏感話題:

各位同學,

這幾天的討論板很精采,以下稍作補充。

9-1-Q1. 你對固定音名跟首調音名(唱名)有何看法?

A同學指出:「我想台灣的音樂教育中重視絕對音感的能力可能源於教育上比較填鴨的思維,認為學音樂的重點只在 “表演得好"。這樣想起來確實有絕對音感的人需要花在 “學習演奏對的音" 之上的時間更少。」我聽過一位留歐的音樂系教授指出,台灣多數的西洋古典樂教師喜歡用固定音名,其中一個原因是考試方便,每個音都有標準答案,這會造成管絃樂器演奏及歌唱時偏廢純律。另外,這也讓我想到有一次我在台大電機所口試碩士論文,碩士生說他的程式在碰到轉調時無法給出和弦級數的唯一標準答案,讓他感到有點挫折,我當時就說「轉調時無法給出唯一標準答案」這才是標準答案!台灣的教育過度崇拜標準答案,實在不利於前額葉的發展

(繼續閱讀…)

Read Full Post »

Jiang, L., Zhang, R., Tao, L., Zhang, Y., Zhou, Y., & Cai, Q. (2023). Neural mechanisms of musical structure and tonality, and the effect of musicianship. Front Psychol, 14, 1092051. doi:10.3389/fpsyg.2023.1092051

中國的一些認知神經科學家跟華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合作,研究聽眾大腦對於以下三種音樂的反應:德奧音樂(Bach & Brahms)、法國音樂(Debussy & Ravel)、無調性聲響及Schoenberg & Webern的音樂,主要發現額下回對於tonal music的反應較強,再次顯示該腦區在處理音樂調性中的關鍵角色。(這不是新發現)

我猜想,該實驗可能原本也想看看德奧古典樂跟法國古典樂是否在聽眾大腦造成活化差異,而結果並不是很顯著。(認知神經科學家最近好像很喜歡跨文化比較的議題)

(繼續閱讀…)

Read Full Post »

文:蔡振家

前幾天結束的經典賽,掀起了一股棒球熱潮,特別是日本隊最後兩場比賽的最後一個打席,戲劇性十足,讓一些網友不禁嘆道,「原來漫畫是真的」、「像是木暮的三分球飛了一整集」。動漫《灌籃高手》中的湘北和陵南之戰,木暮公延最後投出三分球時,插入了大量回憶,成為日本動漫「拖沓劇情」的代表性橋段。值得思考的是,為何這類的「拖沓」十分成功?這種技法如何反映御宅族文化(Otaku Culture)的特質,甚至反映東亞文化的特質?

(繼續閱讀…)

Read Full Post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的年代找到身心的平衡》推薦序
文:蔡振家

在動盪的世界中,如何洞悉局勢?有人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又有人說,得晶片者得天下。這兩句話都有道理,不過追根究柢,民心之所向與晶片之所用,大致就是為了生活中的種種慾望,因此我們可以說,得「多巴胺」者得天下。

腦中的多巴胺讓人產生慾望,而能夠操控多數人慾望的企業,往往能稱雄於全球,進而改變大眾的生活型態。拜這些企業所賜,我們不必花費太大的代價,便能取得香菸、美酒、炸雞、流行歌、手機遊戲、美照、趣味短片……種種可以帶來愉悅感的東西,這種高度便利性,讓我們的多巴胺神經迴路時常處於被挑逗的狀態,身不由己。一旦自制力稍有鬆懈,就有可能被推向成癮的懸崖邊緣。

(繼續閱讀…)

Read Full Post »